据全省各有关监测点调查情况,结合气象和生态条件综合分析,预计2025年玉米白斑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,其中大连、鞍山、本溪、丹东、辽阳等地有大发生风险,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。
一、预报依据
1.当前发生情况。据调查,目前玉米白斑病在大连、鞍山、本溪、丹东等地陆续发病,初步统计发生面积在200万亩左右,发病田块发病株率在15%~100%之间,丹东宽甸地区发病普遍,重发田块发病株率达到100%,病情指数41.1,病害已经蔓延至棒三叶,凤城地区重发地块病株率达100%,病情指数25.6,病叶集中在中下部叶片;鞍山岫岩重发田块发病株率在50%以上,病情指数14.4,病叶集中在下部叶片;大连庄河重发田块发病率80%以上,病情指数26.7,病叶集中在中下部叶片;桓仁、普兰店、辽阳、抚顺等地也已发病,病情指数在10左右。
2.田间菌源充足,利于发病。2024年玉米白斑病在我省凤城、宽甸、岫岩、本溪、辽阳、营口等局部地区大发生,通过去年的越冬试验表明玉米白斑病病原菌在我省可以越冬,田间菌源量充足,而且目前各地田间已经发生,发生期较去年早10~15天。去年主要在玉米灌浆期发生,今年在玉米扬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开始发病,根据病害扩展速度,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,若不及时防治10~20天病斑即可布满整个植株,30~45天即可造成玉米植株叶片干枯死亡,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。
3.气象条件极为有利。据气象部门预测,2025年盛夏(7~8月),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0~450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3~4成,尤其是丹东、本溪、大连等辽东南地区。全省平均气温为24.5~25.0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0.5~1.0℃。气象条件利于玉米白斑病的发生。
二、防治建议
玉米白斑病是去年首次在我省发生的玉米叶部病害,重发地区产量损失在20%以上,此病害具有发展速度快,产量损失大、危害程度重等特点。各地要加强监测,及时掌握田间发生动态,准确研判发生趋势,因地制宜,科学指导防治,及时控制玉米白斑病的发生流行,避免造成暴发成灾,确保粮食生产安全。各地可以按照辽农保发﹝2025﹞34号文件《2025年玉米白斑病防控方案》要求开展玉米白斑的调查和防控指导。应急防控可选择17%唑醚▪氟环唑悬浮剂40~60ml/亩,40%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2.5~15ml/亩,每个药剂每个生长季只能使用1次,采用无人机施药,每亩药液量2.5升以上,添加飞防助剂,保证用药效果。注意错开玉米扬花授粉期,可以选择在每天早上7点前或下午17点以后进行施药,避免产生药害。
成人抖音-成人版抖音
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:110001 电话:024-23448867 | 辽ICP备18016972号 |
政府网站标识码:2100000008